2025年生猪产能调控力度超预期!

钱涛 2025-09-23 18:03
536

  从5月底到7月下旬,发改委和农业农村部三次重要会议直指生猪产能调控。6月10日农业农村部表示,将对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在现有基础上调减100万头左右,降至3950万头。在7月23日的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农业农村部要求严格落实产能调控举措,合理淘汰能繁母猪,适当调减能繁母猪存栏,减少二次育肥,控制肥猪出栏体重,严控新增产能。

  随后,各大龙头猪企纷纷减产母猪、限制二育、降低生猪出栏体重,不能说没有成效,但是生猪价格的跌势还是加深。就在大家一再怀疑调控政策的延续性的时候,一记重锤再次凿醒了猪市。

  9月16日,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会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召开生猪产能调控企业座谈会,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双胞胎等多家龙头生猪养殖企业参会。而且,这次会议对产能调控的力度更甚从前。

  会议明确要求头部企业带头控制产能,包括调减能繁母猪、降低出栏量、出栏体重控制在120公斤左右等。尤其是国家发展改革委首次明确调减能繁母猪存栏量,要求头部25家养殖企业在2026年1月底前合计减少能繁母猪100万头,各省再减100万头,合计调减200万头能繁母猪。

  除此之外,对支撑企业扩产的财政金融措施也采取了收缩态度。

  很显然,调控措施超过了市场预期。为什么呢?因为,减产的力度还不够。

  尽管5月底发改委牵头引导减产措施以来,农业农村部的举措也在不断加码,头部猪企看在大张旗鼓的降重、限二育和优化母猪,但主动的实质性的减产动作并不大。当前大部分产能抓住规模猪企之中,如果他们不放手减产,产能依旧是“减不动”。

  因为“减不动”,所以政策必须不断的加码来倒逼产能的去化,最终达到维护市场的目的。

  免责声明:本文观点仅代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若本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直接留言或电话联系我们,立刻删除!


0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