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是一种非常常见疾病,在母猪群超过60%都有不同程度的胃溃疡。急性胃溃疡因为快速失血而导致急性死亡,是导致基础母猪群急性死亡的非常重要的原因之一。该病因发病原因多,病因排查困难,成为一种常见而令兽医们非常头疼的疾病。
简介
胃溃疡是指胃黏膜出现糜烂、角化和坏死或自体消化,形成圆形溃疡面,甚至胃穿孔。胃溃疡最常发的位置是食管部和贲门黏膜的交接处。任何年龄、品种、性别的猪都可发生胃溃疡,但急性的胃溃疡常见于育肥猪与基础母猪群。
临床症状
疾病严重程度不同,临床表现差异巨大。
急性病例的猪只突然死亡,胴体苍白,治疗效果不佳,粪便呈黑色。
对于亚急性或慢性病例,猪只表现皮肤苍白,尤其是眼睛、嘴巴或外阴的黏膜,贫血,虚弱。间歇性食欲不振甚至不食,呕吐,胃痛引起磨牙。排出含有消化血液的深色/黑色粪便。生产性能受到影响,生长速度慢、日采食量低导致日增重低。
临床上,以慢性病例为主。但急性病例因高致死率而引起关注。
剖检病变与初步诊断
如果病猪身体苍白,无精打采,食欲不定,甚至呼吸急促,尤其是当粪便呈黑色和柏油样时,应考虑胃溃疡。
剖检病变:食管开口附近的黏膜的溃疡。急性病例,皮肤苍白,胃和肠道中可能存在大量血凝块或新鲜血液,溃疡面积大且新鲜。
慢性病例病猪早期病变的特征是食管开口进入胃区域的鳞状上皮角化过度和角化不全,可能会出现裂缝和糜烂。愈合的溃疡会留下褶皱或星状疤痕。胃穿孔可见腹膜炎。
病因分析
引起猪只胃溃疡的原因较多,包括营养因素、饲料的物理因素、管理因素、遗传、传染性因素和其他因素。多数的胃溃疡与营养因素有关。
营养因素
低蛋白日粮。
低纤维日粮。(添加稻草降低了胃溃疡发病率)。
高能量日粮。
日粮中小麦含量超过55%。
缺乏维生素E或硒。
含有高水平铁、铜或钙的日粮。
低锌日粮。
不饱和脂肪含量高的日粮。
以乳清粉和脱脂牛奶为基础的日粮。
饲料物理因素
饲料颗粒大小——粉碎越细,颗粒越小,胃溃疡的发病率越高。如果饲料随后被制粒,情况仍然如此,甚至可能加重病情。
如果猪场出现问题,请检查饲料并评估大小不同颗粒度的百分比。操作方法是将饲料通过一系列 12-14 层分级筛进行筛分并称量每层筛子中残留饲料的重量。饲料粒度还受所用谷物原料的类型和水分含量、锤磨机和筛网的状况以及通过研磨系统的流速影响。粒度越小,胃溃疡发病率越大。
制粒饲料本身会增加发病率。有时从颗粒饲料改为粉料时也会导致胃溃疡。
水分含量高的谷物有时会导致溃疡。
与碾磨谷物不同,碾压谷物通常会显著降低胃溃疡发病率,但必须考虑饲料使用方面的损失。
如果自配粉料,则有必要检查所使用的筛网的规格和质量。
管理因素
饲喂频率不规律和饲喂空间不足。
饲养密度过大和转群。
长途运输产生的应激。
母猪之间的攻击行为。
不定期饲喂导致的猪群饥饿。
饲料或饮水供应不足。
环境温度波动。
其他感染
肺炎与胃溃疡发病率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因为肺炎会导致猪的采食量受到显著的影响,从而促进胃溃疡的发生。
细菌性败血症后可能发生胃溃疡。因为败血症导致体温升高,影响猪群的采食量。例如猪丹毒引起的细菌性败血症。
在种猪中,胃溃疡通常仅限于个体,且通常继发于特定疾病。
品种
在某些品种的猪中更常见,特别是背膘少和瘦肉沉积速度快的品种。
其他因素
环境温度波动引起的应激。
因饲养不当或动作粗暴而造成的心理应激。
阉公猪和公猪中比后备母猪中更常见,但原因尚不清楚。饲喂方式的差异可能是原因之一。
分性别饲喂可能会有助于控制该病。